根据佐思汽研统计,2024年,中国本土乘用车高阶自动驾驶(L2.5高速NOA、L2.9城区+高速NOA)渗透率达到11.4%,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1.6%。在高速NOA场景下,只需要实现车道级/分米级的定位,识别出车辆所处的车道即可;而 ...
在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行业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精准的定位解决方案。中海达最新披露的一项技术创新——惯性测量单元(IMU),正是应运而生,成为提升自动驾驶汽车定位准确性的重要助力。
证券日报网讯 中海达4月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为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该产品技术可弥补GNSS卫星定位的不足,可让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姿态数据推算后,获得相对准确的定位信息。目前,公司持续关注相关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不断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机器人等行业领域内的融合应用。
2 天
每经网 on MSN中海达:公司的惯性测量单元(IMU)为公司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的IMU是否可以用于双足机器人?
相比传统硅基方案,石英基 IMU 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 ... 可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GNSS 和摄像头等传感器深度融合,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精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