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EPIC-Norfolk研究表明,在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中,单次检查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 [Lp (a)]水平,可预测20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为何每年体检一切正常的人依然会心脏骤停?传统的心血管病预防手段正在面临三大盲区。在体检报告上,那些被标记为“正常”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真的安全吗?许多人并不知道,中美欧在这一标准上各有不同,可能误导了无数患者。同时,被称为“沉默杀手”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虽然在临床价值上逐渐被重视,但许多医生对其稳定性存疑,使其在预防方面的价值未能得到应有发挥。而遗传因素同样影响心血管 ...
此前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基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约 60% 的高血压风险变异可归因于遗传因素。MTHFR 基因编码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代谢至关重要。MTHFR C677T 多态性会使酶活性降低,导致 Hcy 水平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风等风险。然而,以往关于 MTHFR C677T 多态性、血清 Hcy 和高敏 C ...
为探究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LIPC 可改善 IR 指标,炎症指标在其中起部分介导作用。这为改善 MHD 患者预后提供新方向。
近期肺炎支原体(MP)感染、流感病毒(甲型/乙型)感染、细菌感染等临床多发。除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之外,血液学检查也是鉴别感染类型的辅助手段之一。其中血常规应用更多见,现比较三种常见感染的血常规特点,以供参考。(点击可查看大图)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