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编者按: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以肠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复杂疾病,主要表现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
相对而言,对于在活动期受孕的IBD女性,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根据最新的数据,接近50%的患者在怀孕期间可能出现症状持续或加重。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复发率略高,达到55%;而克罗恩病(CD)患者则为46%。可以看出,怀孕与IBD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在怀孕的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疾病活动的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应该如何破局呢?首先,IBD患者在尝试怀孕前,最好在能控制病情的状态下进行备孕,也就是说,理想状况是疾病处于缓解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妊娠期间复发的风险,同时可以维持母体与胎儿的健康。而在整个妊娠阶段,定期与IBD和妇产科团队保持沟通,制定合理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有助于确保疾病控制得当,同时保持身体健康,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梦君表示,IBD知识的公众传播困难,因为这是一种“隐秘的疾病”,有人觉得症状难以启齿。《我和我》尽量做到病理的可视化,比如马兆龙插着鼻饲管坚持了7个小时,这是IBD患者的一项治疗措施,他还与嘉宾一起模拟在两分钟内找到厕所,等等。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其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免疫失调及环境因素。IBD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肠脑轴的作用加剧了这些共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医疗负担。气体信号分子如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在临床和临床前模型 ...
这篇综述聚焦炎症性肠病(IBD),涵盖其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诊断评分系统。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理概述及诊断相关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肠道内稳态因某些原因遭到破坏的炎症性疾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胃肠不适只是一件小事,吃点药、休息休息便会好转。但对于重度克罗恩病患者而言,这却是一场持续不断、难以摆脱的噩梦:他们常常被剧烈的腹痛折磨,肠道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连正常吃饭都成了奢望,每一次进食都可能引发难以忍受的疼痛和腹泻,身体逐渐 ...
2025年3月19日,全网首档观察室类炎症性肠病公益纪实节目《我和我》温暖上映。节目通过历时半年的深度跟访,以“被看见,才能被改变”为核心立意,创新结合三城纪实跟访与医学人文观察室,立体呈现炎症性肠病(IBD)群体的生存图景,在消解公众认知壁垒的同时,特别聚焦患者因疾病标签产生的心理困境,呼吁构建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支持体系。该纪实节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出品,应钦文化联合出品,强生创新制药提供公益支持 ...
在医学领域,为改善医疗差距,研究人员聚焦炎症性肠病(IBD),开展了对 IBD 中种族和民族差异的研究。虽未提及具体结果,但该研究对提升 IBD 防治水平、促进医疗公平意义重大。
【星岛都市网】加拿大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人工智能可预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早逝风险。研究分析安省超过9,000名于2010至2020年间去世的IBD患者数据,发现半数患者未到75岁已经离世。
研究发现,PIEZO1蛋白就像肠道的“压力传感器”,能够感知肠道内的机械力变化,并协调肌肉收缩的节奏。当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改造让小鼠肠道中的PIEZO1“罢工”时,它们的肠道在压力下无法正常收缩,消化速度明显变慢。相反,当用光激活携带PIEZO1的神经细胞时,小鼠排泄速度直接翻倍——仿佛按下了肠道的“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