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3日 · 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台湾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遗址的发现而得名。 其年代大约是距今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 目前在台湾所发现的大坌坑文化遗址主要有: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遗址、高雄县林园乡的凤鼻头遗址、台南县仁德乡的八甲村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迹在大陆东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发现。 考古学家推测:“我国东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绳纹陶器为代表的一种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这种文化的一个环节。
大坌坑文化(臺灣話: Tuā-hun-khinn bûn-huà )是台灣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大坌坑遺址。該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東亞大陸東南沿海和附近岛屿一带。
大坌坑文化层出土的 陶器 质地松软,以 褐色 砂陶为主。 器腹普遍印有绳纹,口沿部分习见单线或双线的刻划纹,还有少量红色条带 彩饰 。 绝大多数为圜底和平底器,圈足器较少,缺乏三足器。
1958年盛清沂先生發現後,始有「大坌坑遺址」的記錄。 ‧ 此遺址在1964年由張光直教授主持的臺灣大學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的發掘計畫中,大量的考古遺留、豐富的文化內涵,張光直先生因此定義「大坌坑文化」,為臺灣境內新石器時代最早期文化的代表。
大坌坑泛指觀音山西麓地域,即現今八里一帶,這一個史前文化最早發現是1964年台灣大學師生於台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發掘了大坌坑遺址而確立的,故以此命名。
1964-1965年代表耶魯大學的張光直先生與代表台灣大學的宋文薰先生合作的「台灣史前文化史研究計畫」,針對大坌坑、營埔、鳳鼻頭、泰源等史前遺址進行調查研究。
2023年10月10日 · 由大坌坑遗址出土文物来判断,我们可以知道该遗址的主人在制陶及磨制石器的技术上十分发达,其中尤以在口缘下方颈部以下施满粗绳纹的陶器为代表,所以又称为“绳纹陶文化”或“粗绳纹陶文化”。
它是一處多文化層遺址,據張光直教授的推測,本遺址應有三層文化,分別為最下層的「大坌坑式繩紋陶文化」、「圓山文化」與最上居的「十三行文化」。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