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在总评中有时反而是失势的一方。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阐述此一现象后,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悖论,即辛普森悖论。
2012年6月21日 · 辛普森悖论(Simpson's Paradox)亦有人译为辛普森诡论,为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E.H.Simpson)于1951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2021年6月5日 · 辛普森悖论在初级数据分析岗位上,经常被考到。先举例一个经典的场景。有两个运动员a和b,在一场比赛中,他们各自两分球和三分球命中率如下: 可以明显的看到, 运动员a无论是两分球还是三分球,命中率都高于运动员b。但这时有个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辛普森悖论得名于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E.H.Simpson),这是他于1951年阐述的一种现象:当我们以分组和聚合两种方式统计同一数据集时,最后得出的两个趋势可能是完全逆转的。
2022年5月9日 · 辛普森悖论 定义:辛普森悖论为英国统计学家e.h.辛普森于1951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常见举例: 一所美国高校的两个学院,分别是: 法学院和商学院,新学期 ...
统计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辛普森悖论(Simpson Paradox),常常使我们得出错误的结果。 先看一个例子: 有一个研究纳入了800例肿瘤患者(男、女各400例),对比一种新的疗法和常规疗法对肿瘤患者的疗效如何。
2024年10月30日 · ( 一 )辛普森悖论定义 辛普森悖论 (Simpson’s Paradox) 是英国统计学家 E.H.辛普森 (E.H.Simpson) 于1951年提出的悖论,即在某个条件下的两组数据,在分别讨论时都会满足某种性质,可是一旦合并起来进行考虑,却可能导致相反的结论。
2014年1月6日 · 这个不是悖论,很正常的统计现象。 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有甲乙两个班,每个班里的学生都分为好生和差生2类,甲班的好生平均分是90分,乙班的好生平均分是95分,乙班高;甲班的差生平均分是60分,乙班的差生平均分是65分,也是乙班高。
2024年12月4日 · 辛普森悖论是统计学中的一个著名概念,它揭示了一种看似反直觉的现象:在不同的分类或分组数据中,某个趋势可能在整体上并不存在,甚至呈现出相反的方向。
2018年10月26日 · 辛普森悖论指的是,数据集分组呈现的趋势与数据集聚合呈现的趋势相反的现象。 在上面餐厅推荐的例子中,你可以通过看男性和女性各组的评分,也可以看整体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