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anqing - Wikipedia
The bianqing (IPA: [biːɛnʧɪŋ] Chinese: 编磬; pinyin: biānqìng [bi̯ɛn˥ t͡ɕʰiŋ˥˩])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percussion instrument consisting of a set of L-shaped flat stone chimes known as qing, played melodically. The chimes were hung in a wooden frame and struck with a mallet.
武藏坊弁庆(日本平安时代僧兵)_百度百科
武藏坊弁庆(1155年3月22日~1189年5月17日), 平安时代 末期的僧兵, 源义经 的家臣。 [1] 他的经历常被当做日本神话、传奇、 小说 等的素材,为 武士道 精神的传统代表人物之一。 关于弁庆的史实记载资料很少,在《吾妻镜》的一书中,记录了他在元治元年(1185年),跟随源义经在 京都 一带游览,但描述他的句子极少。 传说弁庆是一位名叫湛増的寺院住持强夺某 大纳言 的女儿为妻,怀胎18个月而生的(弁庆物语是3年)。 生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两三岁小孩的大小,发长 …
Bianqing | musical instrument | Britannica
Sets of 16 stones (bianqing) were used in Confucian ritual orchestras and survive today in such groups in Korea, where they are called p’yŏn’gyŏng. A lithophone was built by an English stonemason in 1840 and enjoyed a brief concert life under the name rock harmonicon.
编磬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编磬 是源於 中国 的一种 打击乐器,起源于 鲁, [來源請求] 由 石 或 玉 做成「磬」,十六面「磬」編為一组。 除可演奏出具有 十二正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 音色 外,另有四个 半音。 据传, 春秋时代 的 孔子 是制磬的高手。 …
Bianqing - 华文百科
BianQing (IPA: [Biːɛnʧɪŋ]中文:编磬 [bi̯ɛn¹T͡ɕʰiŋ⁴⁵])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打击乐器,由一组L形扁平石钟组成,称为Qing ,旋律播放。 钟声悬挂在木制框架中,并用槌槌击中。 与称为Bianzhong的青铜铃一样,它们是中...
编磬,编磬概览|发源以及历史|曲谱大全|名家|作品欣赏_民族乐器网
编磬(拼音:Biānqìng),是汉民族古代打击乐器之一,多用于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 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鲁是磬的原产地,春秋时孔子是制磬高手,我们以同一种材料——泗滨浮石(三源“火山、太空、陆源、冰河期浮沉变质岩)复制洛庄编磬、孔庙编磬、 特磬、殷墟虎纹磬。 这座春秋晚期的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150余件套,有铜、陶、石、金、骨、漆器等。 特别是两套9件青铜鼎和成套的编钟编磬乐器组合的发现,让墓主人的 …
Bianqing - Organology
The Bianqing is an ancient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classified as an idiophone, a type of percussion instrument that produces sound primarily through the vibration of its solid material without the use of strings or membranes.
编磬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2023年1月5日 · 英文名称 bianqing (Chinese stone chimes) 用途 音乐表演 类别 体鸣乐器
Bianqing - Wikiwand
The bianqing (IPA: [biːɛnʧɪŋ] Chinese: 编磬; pinyin: biānqìng [bi̯ɛn˥ t͡ɕʰiŋ˥˩])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percussion instrument consisting of a set of L-shaped flat stone chimes known as qing, played melodically. The chimes were hung in a wooden frame and struck with a mallet.
武蔵坊弁庆 (生年不详-1189) - 琵琶湖大津歷史百科
武藏坊弁庆是镰仓时代初期的僧侣,在谣曲、歌舞伎等表演中多会对他有所描述而广受喜爱,被视为英雄豪杰。 据传,弁庆生为熊野的别当之子,由于具有像鬼神般的惊人力气,因此被取名为“鬼若”。 后来,他前往比叡山的西塔修行,但由於突出的体格和腕力,以及其粗暴行为,最终被逐出寺院。 即使来到京都,弁庆依旧声名狼藉,他不断搜刮路人的刀剑,最终累计夺取了999把太刀。 然而,在获取第1000把太刀时,他败于源义经的剑术,此后弁庆向义经宣誓效忠。 据传,他 …
- 某些结果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