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39戰鬥機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P-39 空中眼鏡蛇(英語: P-39 Airacobra )是一款由美國 貝爾飛機公司設計的戰鬥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活躍。 P-39與其他同一時期的戰鬥機設計上最大的差異就是其 發動機 的位置:P-39的發動機是在機身的中央,飛行員的後方,前方的 螺旋槳 則以一根很長 ...
P-39戰鬥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39 空中眼鏡蛇 (英語: P-39 Airacobra)是一款由 美國 貝爾飛機公司 設計的 戰鬥機,曾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活躍。 P-39與其他同一時期的戰鬥機設計上最大的差異就是其 發動機 的位置:P-39的發動機是在機身的中央,飛行員的後方,前方的 螺旋槳 則以一根很長的 驅動軸 由發動機驅動。 這種設計最大的優點就是將整架飛機最重的部分放置在飛機 重心 上,使得飛機的運動性能得以提升。 另外一項特點是有別於當時廣泛與運用在戰鬥機上的後三點起落架,此機型使用 …
P-39战斗机 - 百度百科
P-39战斗机(英文:P-39 Fighter [7] ,译文:空中飞蛇),是美国一型单座单发平直翼活塞式战斗机。 P-39战斗机作为一种尝试,该机将发动机放在座舱后面,通过一根延长轴驱动机头的螺旋桨,座舱布置相应靠前,从而改变了飞机的构造。
P-39战斗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4年4月19日 · P-39 空中眼镜蛇(英语: P-39 Airacobra )是一款由美国 贝尔飞机公司设计的战斗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 P-39与其他同一时期的战斗机设计上最大的差异就是其 发动机 的位置:P-39的发动机是在机身的中央,飞行员的后方,前方的 螺旋桨 则以一根很长 ...
Bell P-39 Airacobra - Wikipedia
The Bell P-39 Airacobra is a fighter produced by Bell Aircraft for the 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 during World War II. It was one of the principal American fighters in service when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combat.
P-39的开发简史,自废武功成高空瘸子,美国人称其为“空中棺材”…
2024年12月5日 · 美国陆军同意了,于10月7号订购了一架原型机,将其命名为XP-39,并提出了军方的技术要求: 海平面和6100米高度的最大平飞速度分别为530km/h和644km/h,爬升到6100米高度用时在5分钟内,空重不得超过1815公斤。 设计师罗伯特·伍兹接手了这一任务,他首先选择了带涡轮增压器的艾利森V-1710-17发动机,这是当时美国主流发动机,起飞功率为1150马力,在6100米高度的功率为1000马力。 XP-39的全尺寸模型,注意下方那个人,可以对比出飞机大 …
二战:贝尔 P-39 - 知乎 - 知乎专栏
p-39 于 1942 年 4 月在新几内亚上空首次与日本人交战,p-39 在整个西南太平洋广泛使用,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军队一起飞行。 Airacobra 还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期间在亨德森机场运营的“仙人掌空军”中服役。
战机科普:P-39 - 哔哩哔哩
2023年8月26日 · P-39 空中眼镜蛇 (英语:P-39 Airacobra)是一款由美国贝尔飞机公司设计的战斗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跃。P-39与其他同一时期的战斗机设计上最大的差异就是其发动机的位置:P-39的发动机是在机身的中央,飞行员的后方,前方的螺旋桨则以一根很长的驱动 ...
Warbird Alley: North American P-64
There the NA-68s were redesignated the P-64 and used as advanced trainers for the US Army Air Corps. Today, only a single original NA-68 remains airworthy, though several T-6 Texan trainers have been converted to closely resemble P-64s.
P-39
The Bell P-39 Airacobra was an innovative American fighter aircraft of World War II, notable for its unique mid-engine design and its role in air combat and ground-attack operations. Developed in the late 1930s, the P-39 was one of the first fighters to feature a tricycle landing gear configuration, improving ground handling and visibil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