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伪狂犬病毒(PRV)-产品武汉枢密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PRV Bartha疫苗株构建的重组示踪工具病毒,能够严格逆向跨多突触标记神经网络。 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后,在胞内复制并表达目的基因,子代病毒运输到突触后,逆向跨突触进入上游神经元,开始新一轮的复制及逆向跨突触传播等过程。
哈兽研在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及致病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_腾讯新闻
2022年10月4日 · 为了证明NRP1促进PRV细胞融合的具体机制,作者通过CO-IP与BiFC实验探究了NRP1与介导膜融合糖蛋白gB,gD,gH和gL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NRP1与gB、gD和gH ...
PRV(伪狂犬病毒)逆向跨多级标记 - 知乎
PRV是猪伪狂犬病的首要致病因子,可以感染猪牛羊猫狗等,但不能感染人和灵长类动物,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野生伪狂犬病毒的分离株(becker株)毒性较大,并且在神经环路中既可顺行又可逆行传播,不适合作为嗜神经工具病毒;而疫苗株(Bartha株)基因组中gE、gl和US9基因发生突变,只能特异性逆向跨突触传播且毒性较低,因而适合作为嗜神经工具病毒。 PRV的Bartha株仅具有逆向跨突触的特性。 基于 Bartha株构建的重组示踪工具病毒,能够严格逆向跨多突触标 …
哈兽研在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及致病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细胞|介 …
2022年10月4日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研究创新团队发现宿主蛋白Neuropilin-1(NRP1)与PRV gB,gD,gH, gL相互作用,从而促进PRV吸附,进入以及膜融合过程,最终促进PRV的增殖。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亚鑫、叶升团队揭示了伪狂犬病毒dUTPas…
2024年9月22日 · 伪狂犬病病毒(PRV)是猪疱疹病毒科Alpha疱疹病毒亚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 这种病毒是Aujeszky病的病原体,自然界中猪是PRV的主要宿主,在5日龄以内的仔猪中,PRV感染的死亡率约为100 %,对养猪业造成了沉重的损失。
2018年伪狂犬病病毒的流行特征及其遗传变异分析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伪狂犬病病毒(PRV)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现状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利用PCR的方法对2018年1-12月来源于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 328份疑似猪伪狂犬病发病猪的组织样品开展了PRV-gE的检测及病毒的分离鉴定,同时针对所分离的病毒的 gB 、 gC 和 gE 基因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并展开遗传变异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92份样品为PRV- gE 基因检测阳性,阳性检出率为6.93%。 从92份PRV-gE阳性样品分离到13株PRV。
猪伪狂犬病病毒研究进展_参考网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PRV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不同,仔猪出现高热、腹泻、鸣叫,四肢划水样姿势等精神症状,死亡率较高;公猪表现为睾丸炎,精液品质下降;成年猪及育肥猪初期有高热、呼吸困难症状耐过后通常呈隐性感染;怀孕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猪伪狂犬病是OIE通报疫病,该病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现至今,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猪的重要传播疫病。 …
【科研动态】猪伪狂犬病病毒及疫苗的研究进展 (一)
2017年8月1日 · 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 (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水痘病毒属成员。 完整病毒粒子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0 nm~180 nm,在形态上由明显的四部分组成,包括芯髓、衣壳、中间质层和囊膜。 囊膜表面有长约8 nm~10 nm呈放射状排列的纤突。 核衣壳直径为105 nm~110 nm,其内包含着大小约为150 kb的线形双链DNA分子。 病毒可在多种动物细胞中增 …
逆行跨多突触伪狂犬病毒(PRV)-服务武汉枢密脑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成员,PRV疫苗株Bartha具有逆向跨多级突触的特性,可用于解析大脑中枢及外周的神经网络结构。
2 株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全基因组测序及主要保护性抗原氨基酸变异 …
摘要: 为了解我国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对分离的2 株PRV(HeNLH/2017和HeNZM/2017)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和主要保护性抗原的遗传变异情况。